壓力容器的常規設計法與分析設計法有何主要區別?
常規設計法:是以彈性失效為準則,以薄膜應力為基礎,來計算元件的厚度限定大應力不超過一定的許用值(通常為一倍的許用應力)。
對容器中存在的較大的邊緣應力等局部應力以增強系數等形式加以體現,并對計及局部應力后的大贏利取與薄膜應力相同的強度許用值。
分析設計法:以塑性失效和彈性失效準則為基礎,計及容器中的各種應力,進行準確計算,并對應力加以分類,按照不同應力引起的不同破壞形式,分別予以不同的強度限制條件,以此對元件的厚度進行計算。





壓力容器分類:
移動式壓力容器:鐵路罐車、汽車罐車、長管拖車、罐式集裝箱、管束式集裝箱
氣瓶:無鞥氣瓶、焊接 氣瓶、特種氣瓶
氧艙:氧艙、高氣壓艙。
使用壓力容器要經常性維護保養,使用單位建立壓力容器裝置巡檢制度,并且對壓力容器本體及附件、裝卸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附屬儀器儀表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
設計壓力容器時,應有足夠的腐蝕裕量。腐蝕裕量應根據預期的壓力容器使用壽命和介質對材料的腐蝕速率確定,還應考慮介質流動時對壓力容器或受壓元件的沖蝕量和磨損量。
在進行結構設計時,還應考慮局部腐蝕的影響,以滿足壓力容器安全運行要求。
為防止壓力容器超壽命運行引起安全問題,設計單位一般應在設計圖樣上注明壓力容器設計使用年限。